坐镇嘉宾:陈竞(泡桐树小学阳光心理教育工作室主任) 临近半期,中学、高中都在进行期中考试,而最近热络起来的小升初测试似乎也让不少家长和孩子很费心。考试是许多孩子都紧张的事,尤其是面对大考。许多孩子考前表现出烦躁不安、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、胡思乱想、记忆力减退、没精打采、对学习失去兴趣、睡眠质量下降、多食或少食等。怎样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呢? 专家对策:首先,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。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,并能从中获得满足。使孩子每有小的进步都能自我激励,可以让孩子拿出一张纸,中间画一条竖线,左边列出优点,右边列出缺点,每天多看看优点。提醒孩子挤出饭后、睡前和学习疲劳时的时间,参与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。让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,每天按计划完成,已经完成的事情不再怀疑。 其次,有些孩子眼高手低,一心要考好,但学习拖拖拉拉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定一个客观的目标,而在行动上用高标准要求自己。 平时写作业也应该像考试一样按时间完成,不要听音乐、看电视、吃东西等,平时紧张,考试时就放松了。另外,平时要多做题,考试时一看题的类型都见过,自然就不紧张。要提高学习效率,并不是学习时间越长越好。一个成年人一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50分钟,青少年更少,所以不要连续学习好几个小时,造成用脑过度、神经衰弱,应该是学习45至50分钟,休息10至15分钟。 另外,陈竞认为紧张是一种条件反射,会出现血压升高、心跳加快、手心出汗、四肢发麻、大脑一片空白,甚至要恶心呕吐等现象。许多人在紧张的时候,拼命控制自己,但越控制却越紧张。其实家长应该教孩子在紧张的时候做深呼吸,然后不控制紧张的情绪,顺其自然。 |